原创 Moya Sarner 酷炫脑
Via:Pixabay
作者 | Moya Sarner
翻译 | Caroline
审校 | 酷炫脑
美工 | Jenny
编辑 | 加薪
大家似乎都认为,要想生活得更好,就必须掌控一切。但事实是,这种想要掌控一切的想法反而会毁掉我们的生活,也会伤害到我们所爱的人。
我的家人最近遭遇了一场严重的胃病,对于有一个刚上幼儿园小孩的家庭来说,这确实是个不小的打击。尽管这类情况并不罕见。但病情的严重程度还是超出了我的预料,让我震惊不已,感觉就像经历了一场《圣经》中描述的灾难。
虽然我的身体已经恢复,但那种心理上的无助和身体的脆弱感还是让我心有余悸。因此,我一直在想“控制”这个问题,想到失控是多么可怕,想到我们如何自欺欺人地以为自己可以控制一切。人们常说无法控制自己的思想、情绪和人际关系,这也是治疗中常见的问题,无论你的身份是病人还是治疗师。大家似乎都认为,要想生活得更好,就必须掌控一切。但事实是,这种想要掌控一切的想法反而会毁掉我们的生活,也会伤害到我们所爱的人。
在咨询室里,人们并不总是直接谈论这种控制欲,它可能是无意识地表现出来的,比如病人迟到,让我这个治疗师等待,而他们自己则不用面对治疗何时开始的无力感。或者,他们可能只用诊断术语来描述自己的经历,不是以病人的身份和我分享真实感受,而是像精神科医生一样宣布自己患有强迫症、多动症或饮食失调。他们把自己的经历挡在门外,而不是打开门让我进去。
这些行为都有很大的代价。病人迟到,就会失去宝贵的治疗时间。当他们用简单的疾病诊断把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,就拒绝了他们自己也想要的关爱。
在病人的生活中,这些代价往往更高。因为这就是盲目追求控制的本质:别人很难靠近我们。我们最终可能会陷入孤独,感觉窒息,成为自己空洞的“个人王国”的绝对主宰。同时,我们也会把别人——伴侣、同事、孩子——困在我们疯狂的掌控之中。
Via:《死亡诗社》
我们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?我认为,答案可能要从我们的起点,也就是出生时开始寻找。那时的我们,面对的是一个充满未知和突发事件的世界,身体的各种反应和饥饿感都让我们感到震惊、痛苦和害怕。换尿布、洗澡、穿衣服这些日常护理,对我们来说也是巨大的挑战。因此,也就不难理解,为什么婴儿会经常大声地、频繁地哭泣了。
慈爱的父母会倾尽全力去缓解宝宝因失控而产生的恐惧,他们会细心聆听宝宝的哭声,及时给予拥抱和哺乳,以最佳的方式回应他们的需求。然而,即便是最用心的父母,有时也会被这个新生命所带来的原始需求所淹没。其实,不仅仅是婴儿需要逐渐学会面对失控,我们每个人亦是如此。
作为一名治疗师,我发现,将这种方法应用于思考病人的各种症状,是非常有帮助的。这不仅仅局限于那些复杂的医学诊断,还包括那些成为控制型伴侣的人,或是反复陷入与控制型伴侣关系中的人,以及其他各种困境。也许,所有这些与自我及他人相处的难题,都与我们生来便缺乏控制权的创伤有关,都与我们迫切且危险地渴望拥有控制权的愿望有关,都与我们内心深处认为应当拥有控制权的信念有关。
要想过上更加充实的生活,我们就必须学会接受自己无法完全掌控一切的现实。这不仅仅是对婴儿和父母的要求,更是对我们所有人的期望。人们可能会觉得,掌控或失控是唯二的选择,但事实并非如此。其实,还有第三条路可走。在我的精神分析师面前,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。他为我营造了一个自由思考和感受的氛围,在这里,情绪无需被压抑和控制,而是可以被理解和赋予意义。
精神分析师威尔弗雷德·比昂(Wilfred Bion)将这种状态描述为 “包含”。他认为,慈爱的父母会将婴儿紧紧抱在怀里,并试图(尽管有时并不成功)在脑海中理解婴儿所经历的一切,将其转化为象征性的语言,从而成为婴儿那无法抑制的情感的容器。正是这份来自父母的本能馈赠,让婴儿最终学会了如何自我控制。
如果我们一味地沉迷于掌控一切的强迫症中,就会失去自己最为珍贵的部分:那部分因自由而焕发活力的自我。我们的食欲——对食物、性、生活和爱的渴望;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——无论是艺术、创业、烹饪还是游戏;我们的情感——
它揭示了我们的身份、梦想和所爱之人。
我想,这场突如其来的胃病之所以让我如此动摇,是因为它击碎了我偶尔藏于心底的幻想:以为自己现在已是成年人,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、思想和遭遇。然而,现实远比这更为复杂、难以预料,但也更加令人感到解脱。
Via:《海绵宝宝》
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和微信群
微信加群
为促进前沿研究的传播和交流,我们组建了脑科学专业交流群,长按下方二维码,即可添加小编微信进群,由于申请人数较多,添加微信时请备注:城市/年龄/性别
参考文献(点击滑动查看)
1.Sarner, M. (2022). When I grow up: Conversations with adults in search of adulthood. Scribe.
酷炫脑长期征集脑科学、心理学类文章,欢迎投稿
投稿请发邮箱:2829023503@qq.com
点这里,让朋友知道你热爱脑科学
原标题:《为什么你总想掌控生活?从神经机制讲起》
阅读原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