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懂了人性的本质,你就会明白:为什么曾经的好人变坏了?

分类: 365bet体育在线15 时间: 2025-10-02 15:34:19 作者: admin

为什么在我们眼中很好的人,最后却变质了,变成了世人眼中的坏人?

比如说,以下几位著名的历史人物,我们长大后,才发现他们都变坏了。

1、西汉的匡衡自幼家贫,却勤奋好学,他那“凿壁借光”的励志故事被世人广为传颂,他自己也官至丞相。但是他发达显贵后,结党营私,把持朝政,滥用职权,贪污钱财,被汉成帝贬为庶民。

2、东汉宦官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,而造纸术被列为古代四大发明之一,蔡伦本人也被奉为造纸鼻祖、“纸神”。但大家殊不知,蔡伦其实是一个大奸臣,他帮助太后陷害了不少大臣,最后不得善终。

3、连小学生都会背诵唐代诗人李绅的“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,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”,他的《悯农》诗妇孺皆知,流传极广。但是李绅步入仕途飞黄腾达后,马上就丢了初心,逐渐蜕变成一个花天酒地、滥施淫威的贪官酷吏。

我们不禁感到困惑:为什么刚开始那么好一个人,最后就变坏了?其实,如果我们读懂了人性的本质,就会明白了。

什么是人性?人性是善,是恶?

以孟子为代表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主张“人性本善”,他们认为:人的本性是善良的,就好比是向下流淌一样。人的本性没有不善良的,水的本性没有不向下流淌的。

孟子还举例说明:一个小孩落水了,正常的路人都会见义勇为,积极营救这个小孩,而不管这是谁家的孩子。这就说明每个人本质里面都有恻隐之心,每个人内心都是有善念的。

但是,以荀子为代表的少数人主张“人性本恶”,荀子认为人性天生是恶的,是虚伪的,所以他非常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。正所谓是:玉不琢,不成器;人不学,不知义 。

比如说,没有被教化的人就像猴子一样,脑子里面没有仁义道德,做事情也丝毫不守规矩。爱玩是孩子的天性,很多小孩天生就顽皮捣蛋,非常不听话,如果父母和学校不严加管教,动之以情,晓之以理,那么孩子长大后,很有可能成为社会的祸害。

可是,当我们心智越成熟,越会发现世界并非是非黑即白,还有很多灰色地带。人性也是如此,并不是非善即恶,还有半善半恶,不善不恶等现象存在。

正如孟子同时期的告子所说:人性就好比是水势急速的水流,在东边冲开缺口就向东流,在西边冲开缺口就向西流。所以人性没有善与不善之分,就好比水没有流向东西方之分。

人性就好比是一根木头,以圆规一量可做成圆形,用矩一量又可做成方形。人性就像是白丝布一样,要把它染成黑的就是黑色,染成红的就是红色。

李宗吾在《厚黑学》中也谈到了自己对人性的见解,他提出了一个非常新颖的观点——心理以力学规律而变化,这句话也可以解释告子关于人性的学说——人性没有善与不善之分,就好比水没有流向东西方之分。人性就好比是水势急速的水流,在东边冲开缺口就向东流,在西边冲开缺口就向西流。

综上所述,人性的本质是这样的:人性的善与恶,没有一尘不变的,他是随之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。当条件允许的时候,好人也会经不住诱惑,终会沦陷,变成坏人。

我们总是以为,人是不会变化的,老实人更加靠谱,而实际上,很多老实人,都是因为没见过世面和机会而不得已老实,一旦他们有了机会和诱惑,往往会马上露出真正的本性——面目狰狞、肆无忌惮、忘恩负义等等。

可见,人性是禁不住考验的!人的本性当中存着许多“善与恶”,就看外部条件是如何刺激,人性就会表现出什么样的形式。这就是人性的本质,也是为什么好人会变坏的根本原因!读懂了人性的本质,你就会明白:为什么曾经的好人变坏了?脉脉END阅读 20声明:本文内容由脉脉用户自发贡献,部分内容可能整编自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脉脉不拥有其著作权,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。如果您发现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请发邮件至maimai@taou.com,一经查实,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相关推荐最新发布大家都在看热门人脉圈真正商业核心本质,你抓住了吗?开口就输?可能是你的角色搞错了当你接触的人越多,就会明白继子女该养老吗?看这真实案例,你就明白了记住这些人性,你的人生会不一样!评论我来说几句...全部1条评论尚先生人性的本质是这样的:人性的善与恶,没有一成不变的,他是随之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。

22-02-06